close
小的時候跟著父母到北海道去旅行,那時候下大雪,明明穿著厚重的衣服,卻又冷到不行的感覺。好笑得是,隨便走進一家商店一個建築物,暖氣永遠就那麼強,強到你總覺得自己身處30度高溫,拼命把厚重的衣服脫下來,好不容易感到舒服一點,轉眼間又要出去,趕快再把衣服穿起來,看看旁邊的日本妹,迷你短裙+厚外套,足以適應外面冰冷的空氣及裡面熱到一個不行的暖氣,相比之下,我們就有種很觀光客的感覺。

說到觀光客,我一直覺得現在我就是在觀光,而且有種我在北海道的感覺。腳踩冰冷的地板,坐在空曠的客廳裡,敲著沒什麼溫度的鍵盤,看看窗外的景色,我差點一度以為我身處冰天雪地的日本。

  這是台北 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是東京

很多時候我總會覺得,像北台灣這樣又溼又冷的天氣,冬天總是陰陰的,要是我一覺起來突然看到出太陽了,我會馬上倒頭就睡,習慣性看同一種顏色的天空,突然變成另外一種,我應該會直覺反應自己還沒睡醒。好險台灣還沒有這麼多變化,從開始放假到現在,我似乎都還看不到陽光,太陽長什麼樣子我都快忘了。

人總是會有一種惰性,應該說,一到了冬天,除了吃飯之外,大概一輩子都不想從棉被裡爬出來。身為一個宅男,最喜歡的就是賴在電腦前面,看著螢幕播放的日劇,那種感傷又賺人熱淚,哭完了還要哭,哭過了還要再哭,忘了說,我最愛看的那部日劇是好幾年前的「一公升的眼淚」。那是一種極端追求幸福悲劇的美感,看過的人心中必有觸動-因為有別人坎苛的追求幸福來顯示出自己是很幸福的;同理,為了凸顯自己是那麼樣的幸福,躲在棉被理面對抗嚴冬,我想人的惰性或許也佔了7、8分的悲劇美感(!?)

曾經有人問過我,我喜歡哪一個季節?老實說,對這種沒什麼悲劇美感的問題,我是有點不屑回答,一年365天,一個月30天,一個季節大概佔3個月,看我是要挑1、2、3月,還是4、5、6月、或者是7、8、9月,再不然是10、11、12月,如果有四面的骰子,我應該會直接拿來骰,直接告訴你答案,我喜歡春天的暖、夏天的熱、秋天的微風、冬天的棉被世界。

說到冬天的棉被世界,直覺就想到被單,因為我的棉被被單,一件厚的,一件薄的,厚的很厚、很暖,薄的很薄,很冷,一件厚的被單幾乎是讓我睡過了秋冬兩季,差點讓愛乾淨的老媽與我起了家庭革命,一個人寧願髒死也不願意被冷死,這真的是極端悲劇的美感。

問題是,老媽永遠都看不慣我那個被單不洗的樣子(什麼樣子?沒變黑,還是彩色的),甚至希望我每隔個3天就洗一次,洗完那去曬,曬完再來換。說也奇怪,不知道老媽思考一件事情是用什麼角度去想,甚至我會以為老媽的夢想是下半輩子到夏威夷去住,一年四季看到太陽的機會比較多,不然看看台灣這天氣,再加上咱們家陽台遮雨棚不知道哪裡會漏雨水進來,被單拿出去曬風曬雨,一個禮拜能乾我都覺得是一種奇蹟了。所以這一個月來,最常引起「洗被單」的話題,通常是:

「你被單還不拿去洗啊?」
「乾不了啊」
「那好,髒死你算了!每次看到你的棉被就覺得髒」
「好啊,你拿去洗啊,讓我冷死在床上算了」

本來嘛,家和萬事興,一點點的小事情都可以溝通的,但是這全都是「廢話」。以前小的時候我常常在想,為什麼長大了就會想搬出去住,不想跟父母住在一起,現在則可以完全理解,母子對於某一件事情的爭執,對整個家庭的和諧是多麼的重要。要不是房間門是沒有鎖的,我真想把門直接鎖上,讓老媽眼不見為淨。

幾乎每天都為了這樣的鳥事爭執,我就悲從中來,冬天的悲劇美感,真的讓人覺得愛恨兩難...

【後記】
最後還是跟老媽達成共識,決定2個禮拜洗一次,好在明天要出國,最冷的時候不在北台灣,厚被單也可以掛著給它慢慢曬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anc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